⑴板式橡胶支座:水平向变形能力不强,故多用于跨度在20m内。支反力小于2000kN的支座中,支座平面尽量保持在水平平面方向,若不可避免的倾斜时,倾斜程度最好不大于2%。
⑵四氟滑板式橡胶支座:主要是在板式橡胶支座的顶面贴上四氟乙烯板,并在梁构件的底面放置摩擦系数较小的可滑移钢板,使之成为活动支座。
橡胶支座的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结果与支座试验较吻合,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支座由顶至底的各层橡胶和钢板逐渐变形参与受力,支座外侧橡胶略微外鼓,应力分布较均匀,最大拉应力值出现在最上层钢板内,支座底无脱空现象;在坡梁作用下,存在着偏载、受压区橡胶层外鼓,随着梁体坡度的增加,受压区中心将更偏向于下坡侧,另一侧则存在较大范围的脱空。顶层橡胶对支座传力过程中受压区域的扩展起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规定,当梁体纵坡小于1%时,可将梁体直接搁置在支座上,而当纵坡大于1%时,需在梁体下设置楔形构造以使支座处于轴向受压状态。但无论是上述的何种情况,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拱度设置等,支座依然会处于坡梁作用状态,这对支座受力是不利的。深入研究支座的构造形式来改善受力性能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