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盆式橡胶支座是在固定盆式橡胶支座的内部设有一个摩擦系数大0.2的不锈钢滑动面,顺桥向两端装有减震橡胶条。正常使用时起固定支座的作用,发生地震后,滑动面产生滑动挤压减震橡胶条,释放部分地震能量,随着水平力的加大,减震橡胶条下的钢挡板屈服,支座卸载,由梁体和墩顶间的抗震食桦承受地震水平力,从而减弱了地震引起的动力和冲击效应,降低了振动频率,使桥梁结构免遭地震引起的破坏。它的优点是承载能力高,容许位移量大,对地震输入频率不敏感。
抗震盆式橡胶支座作为桥梁上下部结构的传力构件,在结构受力和耐久性上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针对既有桥梁的橡胶支座调查中往往发现,虽然为适应桥梁的纵坡以及使支座均匀受力的要求,在主梁构造上采取设置楔形块的构造措施,但支座依然存在偏载和脱空现象。
抗震盆式橡胶支座工作原理:
抗震盆式橡胶支座是在一盆形的底座内放置受压橡胶块,利用橡胶在三向受力状态下具有流体的性质这一特点来实现大的转角,同时通过放置在中间支承钢板上的聚四氟乙烯板与不锈钢板之间相对运动时的低摩擦系数来实现桥梁的水平位移。抗震盆式橡胶支座能满足大的支座反力和大水平位移、大转角的要求,适用于跨度大和支座反力大的桥梁。建议跨度大于20 m和支座反力大于2 000kN的桥梁尽量选用盆式橡胶支座,比较经济安全。